作者:佚名 发布时间:2011-11-15 浏览:4323次 | |
签约陈仓区档案局门户网站建设项目!

一、单位简介
陈仓区档案馆,其前身是宝鸡县档案馆。2003年5月26日,根据国务院批文,撤销宝鸡县,设立陈仓区,宝鸡县档案馆随之改称为陈仓区档案馆,为区委直属事业机构,档案局与档案馆两块牌子,一套人马,承担着全区档案管理、党史、地方志编纂三项业务,工作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管理。 陈仓区档案局(馆)核定编制17人,现有人员12人,局(馆)长:刘爱虎,副局(馆)长:史乃霞、赵凤敏。内设四个组,分别是秘书组、监督指导组、档案管理组、党史区志编纂组。具有档案专业技术职称的4人,其中馆员1人,助理馆员3人。
二、工作综述
(一)基础设施建设 陈仓区档案馆有三层砖混楼一座,为1973年修建,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,其中库房920平方米。2002年投资34.5万元,对其进行了维修改造,并安装了50列200组档案密集架,加上原有的195套铁皮柜和木柜,可容纳16.5万卷档案。同时,为了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,积极争取上级及本级财政支持,2000年以来,共购置电脑6台、打印机3台、复印机1台、速印机1台、传真机1部、数码相机1部、世纪科怡2000档案管理单机板一个,建起了档案目录数据库,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及办公现代化水平。 (二)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 陈仓区档案馆自1956年由县委档案室改为档案馆后,现共接收存放全区1927年至今档案资料5.8245万卷,特别是1987年《档案法》颁布实施以后,积极征集特色档案资料进馆,征集到国家一级文物复制档案5册,享誉国内外的社火脸谱档案25种,宝鸡民间刺绣档案10幅,书画作品112幅,照片档案6册128张。同时,接收了县委、县政府、县人大、县政协四大班子及临时机构、撤销单位档案进馆。2002年馆库改造之后,加大档案接收力度,共接收区级部门和乡镇档案19319卷,不断加强了国家信息资源建设。 本着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的方针,自1987年起,对馆藏档案进行了有重点的抢救,截至2004年,采用描写、裱糊、,字迹恢复等方法,共抢救档案802卷。更换卷皮7459张,装裱资料57册,整理不合格档案150卷。同时,积极开展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。1970年对馆藏档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鉴定,编制了案卷目录、专题索引、案件索引、内控档案目录等9种检索工具,著录卡片7600张。1993年下半年对馆藏1978年以前的38个全宗、3615卷档案进行了鉴定。1996年8月,抽调专人、集中时间对宝鸡县革委员、组织部、宣传部等36个全宗的3903卷到期档案进行了鉴定和登记。2002年经主管领导批准后,对其中的3811卷进行了销毁。 (三)开放利用 遵照《档案法》有关规定,1989年8月和1999年先后两次对38个全宗2315卷档案、113册资料按程序进行了及时开放。编制开放档案目录47册,涉及机构设置、干部任免、查田定产、合作化运动、灾情气象、农业统计、陕西通志、宝鸡县志、乡土志等。此外,陈仓区档案馆通过开展阅览服务、复印服务与咨询等方式,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。止2004年底,共接待利用者3688人次,提供各种档案资料15787卷(册)。通过这些档案资料的利用,既落实了党的政策,化解了矛盾,平息了纠纷,又为编史修志和资政育人提供了依据。为了使老百姓能够及时看上“红头文件”,架起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,2003年经区委、区政府同意,建立了陈仓区现行文件阅览中心,收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性、政策性文件114份,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。为了主动向社会提供各种档案资料,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,自1983年起,陈仓区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料,积极开展编研工作。至2004年,共编写资料50余种,主要有《档案馆绍》、《档案志》、《全宗介绍》、《历届党代会、人代会情况简介》、《宝鸡县政区历史沿革》、《大事记》、《档案利用效果汇编》、《自然概况》、《宝鸡县名优特产简介》、《宝鸡县主要矿产资料简介》,为全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。 (四)阅览服务 陈仓区档案馆位于陈仓区虢镇人民街1号院内,馆内设有专门的接待机构。 阅览服务主要包括: 1、提供档案原件; 2、提供档案复制件; 3、提供各种资料; 4、提供本馆编辑出版的档案文件汇编; 5、对来函、来电者,代为查阅、复制、摘抄; 6、提供档案咨询服务。
三、馆藏档案介绍
截至2004年底,陈仓区档案馆共保存90全宗,58245卷档案,案卷的排列总长度为970m。其中最早的档案是1927年至1947年宝鸡县各乡公所档案和省立二中(虢镇中学)的学籍档案。按照历史时期的性质划分,馆藏档案为民国档案和建国后档案两个组成部分。 (一)民国档案 馆藏民国档案共有2个全宗,162卷。在民国两个档案全宗中,上起1927年,下至1949年,主要是民国时期宝鸡县各乡公所、虢镇商会有关壮丁分配、催交公粮、公物移交、调训民兵的办法代电、训令以及省立二中(虢镇中学)的军事教育大纲、学校概况、教职员工薪金和新生入学考试成绩、毕业生简历表等。 (二)建国后档案 馆藏的建国后档案,主要内容是1949年至2003年,宝鸡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和县直各部门、各人民团体、区乡公所、公社、乡镇移交的档案和历次机构改革中撤销机构的档案。档案门类以文书档案居多,为56232卷,科技档案和专业档案2023卷。档案内容为县委、县人大、县政府及其所属部门、乡镇与县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在党政建设、生产建设、科学技术和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工作计划、规划、总结、报告、统计报表、会议文件以及会计凭证、账簿、报表、科技文件、声像材料等。
四、馆藏资料介绍
馆藏资料共计7大类55种2230册,地方志是馆藏资料中最具价值的部分。有1701年、1726年、1912年出版的陕西通志57册,乾隆宝鸡县志8册、民国宝鸡县志4册、1997年出版的宝鸡县志1册、民国宝鸡县乡土志1册。此外,还有近年编辑出版的宝鸡县名优特产志、宝鸡电石厂志、宝鸡县人口志、南堡村志及交流收藏的宝鸡市志、金台区志。 报刊类资料最早当属1960年的新华日报,此外还有1964年以来的陕西日报合订本,解放日报、人民日报合订本,山西日报、文汇报、半月谈等,画报类有1969年以来的红旗杂志、人民画报、民族画报、解放军画报。
咨询电话:(0917)6212395。
|
*温馨提示:如有疑问,可免费咨询世纪网络在线客服,或拨打世纪网络热线0917-3535180,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。
*声 明: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不作为世纪网络业务依据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,详情咨询客服。世纪网络是一家专注于网站建设、SEO优化、网站优化、网站托管、网络推广、软件开发的网络公司,10年建站历程,拥有900多家客户案例,值得信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