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世纪网络 行政部 发布时间:2009-10-10 浏览:2252次 | |
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于1959年,座落于西周文明发祥地岐山县城,是国家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。全所职工122人,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综合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。全所建筑总面积14203平方米,固定资产500多万元。建有综合分析化验室,拥有联想2000计算机、蛋白质测定仪、气相色谱仪光度计、酸度计、定氮仪等各类生化分析仪器。附设试验站一处,耕地600多亩,土地肥沃,耕作便利,喷灌井、渠双配套。试验站职工宿舍、办公楼、仓库、挂晒棚、晒场等科研辅助设施齐备。农用车、精选机、脱粒机、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配置齐全,为各项农业科研试验创造了良好条件。2000年,被农业部确定为重点地区农科所,下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、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总投资320万元。 全所现有各类农业科研人员72人,其中本科学历27人,大专学历15人。科技人员中,有高级职称8人,中级职称25人,其中有省管专家1人,市管专家2人,省、市“三五”人才各1人,省级先进工作者1人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,国家科委王义锡振华扶贫基金奖获得者2人。市政府为本所聘请专家、教授2名。建所四十年来,共承担国家、省、市科研推广项目100余项,取得科研成果90多项,其中获奖44项(国家级2项、省级14项、市厅级18项)。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30多个,其中宝麦一号、秦油三号、宝杂油一号、秦豆一号、黄沙豆、秦谷六号、宝杂917高粱新品种在省内外大面积种植推广。秦麦十一号被评为全国二级优质小麦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了“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项目”,协作培育的杂种小麦“西杂一号”通过审定,其杂交小麦制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研制的“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排种器”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“八五”以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80余篇。每年种植推广本所新品种、新技术120万亩以上。共取得社会效益6.5亿元以上,是国家投资额的57.8倍。 改革开放以来,不断改进办所方针,突出科研,强化开发工作,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竞争、激励、约束机制,对科研课题实行分类管理,对科研成果实行重奖,走科研、开发一体化之路。优质小麦繁育、辣椒良种繁育、脱毒种薯繁育三大中心正在筹建。科技开发初具规模,年创收20多万元。 近年来,坚持实践“三个代表”,突出科技为当前、当地农业、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服务,先后在岐山县故郡乡、孝陵乡;千阳县水沟、柿沟乡兴办科技基点8个,有20多名科技人员,常年工作在农村生产一线,为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,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。近年来,着力做好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,向群众推广辣椒、小麦、玉米等优良新品种共20多万公斤。其中“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”和“小麦新品种陕354推广”分别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、二等奖;所党委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,连续7年被市农业局系统评为优秀党组织和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。
|
*温馨提示:如有疑问,可免费咨询世纪网络在线客服,或拨打世纪网络热线0917-3535180,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。
*声 明: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不作为世纪网络业务依据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,详情咨询客服。世纪网络是一家专注于网站建设、SEO优化、网站优化、网站托管、网络推广、软件开发的网络公司,10年建站历程,拥有900多家客户案例,值得信赖!